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张智光:基于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理论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986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25日在贵阳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等出席会议。

    中国科协年会是我国科技领域高层次、高水平、大规模的科技盛会。年会由中国科协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每年举办一届。本届年会主题是“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共分27个分会场,包含1000多项活动,录用了1156篇论文。我国科研、生产、教学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际知名科学家、海外专家学者、国际科技组织代表3000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开幕式后,代表们分别赶赴设立在贵阳市的27个分会场,围绕学科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沿、热点、交叉问题进行学术研讨。

    本届年会的第24分会场的主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承办。经分会场学术委员会评审,共录用了46篇论文,并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昆森、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群等8位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其中,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张智光教授也应邀做了题为“基于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理论”的专题报告。

    “基于共生空间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安全演化理论”这一研究成果是一个学科交叉的产物,涉及林业经济、环境经济、生态学、系统哲学等多个领域,是经过团队长期探索,由3条研究线路横向贯通所得到的令人惊喜的科研结晶。这3条研究线路中,第一条线路是产业与生态共生发展模式的研究,起始于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随后经过了包含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林纸一体化运行模式,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业绿色供应链共生理论与模式在内的一系列研究;第二条线路是基于共生视角的生态安全的研究,源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安全测度;第三条线路是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源于绿色南京、绿色江苏和绿色中国的研究,以及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生态文明评价。这3条线路的研究工作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最后融合贯通,进而揭示了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绿色共生属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产业属性、生态安全属性和科学属性的研究,构建了“产业-生态共生空间的椭圆演化模型”。该模型从4个象限上深刻诠释了产业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机理,以及人类文明演进和生态安全变化的本质规律,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张智光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强烈反响。分会场主持人,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吕永龙等专家对张智光教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研究工作做得非常深入,取得了多项突出的创新成果。

视频链接:http://v.0851tech.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d=271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