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研究简报 >>
 
研究简报:德班气候大会或加快中国木材进口格局变化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970

    12月11日,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谈判,经过艰苦的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通过了一揽子大会决议。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又翻开新的一页,中国森林减排作为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矛盾中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随着我国林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木材生产与进出口国,2010年中国木制品生产总量比2009年平均增长超过27%,木制品出口总额超过了260亿美金,除纸及纸浆略微下降外,其余品种出口平均增长均在20%以上。2010年中国林产业总产值约为2.4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木材消耗量超过1亿立方米,其中进口量超过50%,中国的木材资源已经呈现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特征。“中国企业如何在漫长的全球木材采购链条中准确的研判趋势,减少因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需求市场变化造成的损失,提高木材利用价值,减少环保壁垒,巩固中国木材产业国际竞争力?”。

    从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中国的木材产业链涉及原木、锯材、木皮、皮料、竹木等原料供应,人造板、家具、制造和建筑安装和装饰等细分行业。产业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全球市场出口销售距离上万公里,周期达数月。在这个产业链条上生存着成千上万家企业,从业人员上千万。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研究人员说“木材从原料到半成品到终端制品,在这条产业链条上进行着永不停息的传递。随着这个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企业从原来的大而全已经转变为商业功能细分再细分的状况。随着木材国际贸易区域的不断扩展、贸易国政策的变化以及木材价格的波动,中国传统的木材流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巨大变化”。

    据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分析,中国木材企业因市场信息趋势判断错误造成的贸易损失达数十亿元。德班会议强化了中国对全球减排义务的承诺,中国的木材企业一方面要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对贸易国环保政策和国际市场环保壁垒的研究和应对能力,这两方面都会促使中国的木材进口趋势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为了能让中国的木材企业更好的研判国内外宏观市场趋势,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自2008年开始与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共同编制和发布了中国木材价格指数。

    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的研究人员从指数出发,对中国进口木材的变化趋势做了详细的论述。

    从指数总体情况看,自2003年指数统计周期以来,中国木材价格指数保持着年10%——15%的稳定快速增长,2008年进入全球金融危机后指数回落到2007年1200点的水平,但2010年后指数又迅速回升,目前已突破2009年1400点的高点,达到了1500点。综合数据反应了中国木材产业依靠产业规模积淀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内需市场的发展也为危机后的恢复提供了条件。

    从价格变化趋势看,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对指数细致研究后发现“中国木材因资源的单向进口依赖形成的价格膨胀趋势越来越严重”。指数表明中国木材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都在迅速增长,但价格增长率超过了进口量增长率。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提高,同时也显示中国木材企业分散出海、采购渠道单一、国际海运物流能力弱等因素造成“采购量大,但没有国际定价权”的问题。

    从木材进口的品种分类看,一是原木和锯材进口数量发生着变化。自2009年以来,锯材进口表现出持续的增长,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主要木材生产国普遍采取了重视本国木材加工业发展,限制甚至禁止原木出口的措施。二是新的品种不断增加,中国市场对新的家居风格的不断变化和传统主材供应量的日益减少,促使企业不断在海外开辟新的品种。

    从木材进口来源的格局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新西兰材的大量进口使其成为我国第二大木材进口国,俄罗斯材进口量虽然仍然高居首位,但降幅达20%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新西兰材与俄罗斯材的市场博弈。

    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提示中国木材企业应从指数的变化趋势中发现规律,拓展木材进口途径,积极尝试进行海外原料林和初加工基地建设;减少原木进口,增加锯材进口;发现和推广新树种的利用价值。同时,终端制造企业需加大对传统木材以及复合材料应用科技的研发,使传统木材也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通过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向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才能够保持中国木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