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北京发布了题为《亚太资源效率经济与展望》的报告。该报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5家机构共同编写。报告指出,要在21世纪实现持续繁荣,亚太地区各国家和地区必须开展一场新的“绿色”工业革命,以促进资源效率大幅增长,各类材料的人均消费量必须减少约80%。
报告中指出,21世纪初,亚太地区已超越世界其他地区成为自然资源的最大使用者,其占世界国内材料消费的份额,从1975年略低于25%增长到2005年的53%以上。仅2005年,亚太地区的生物质、化石燃料、金属和工业及建筑用料等材料的消费总量高达320亿吨。照此趋势,到2050年亚太地区的资源消费或将达到800亿吨。
报告还指出,亚太地区的资源效率的提升在上世纪90年代遭遇瓶颈,此后开始下降,从2005年每创造1美元GDP需要消耗3.1千克的材料。此外,在能源、水资源、土地、排放与废物等方面,亚太地区均处于快速增长中。
报告呼吁亚太区域以明智的政策措施为依托,共同努力实现效率的提升,这些措施包括财务政策,如生态税收和预算改革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应该进行系统创新,包括食品和农业、建筑、交通运输、能源和水等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以及社会经济行为和预期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需要的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要以当前格局下人均资源消耗量和排放量的约20%来保障粮食、住房、交通、能源和水的供应。”报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