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市场网站1月14日发布了《2009年森林碳市场状况》,公布了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全球森林碳市场交易情况,回顾了近20年来森林碳市场的发展。
一、森林碳信用交易上升但增长趋势不稳定
报告采集了全球226个林业碳汇项目的信息。截至2008年底,226个林业项目的二氧化碳交易量达到2080万t,其中79%的碳信用交易由项目发展商在初级市场完成,仅200万t由中间商在自愿市场场外(OTC)交易。按交易机构划分,85.5%的交易(1760万tCO2)在自愿碳市场进行,其余在京都碳市场完成。二氧化碳交易量在2006年前非常低,2007年急剧上升,达到510万t,增加228%;2008年交易量小幅攀升到530万t;2009年前2个季度达370万t,基本维持了2008年的水平。增幅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自愿碳市场的交易始终占主导地位。
二、森林碳市场交易总量增加,成交金额下降
森林碳信用单价为0.65~50美元/tCO2不等,平均价格为7.88美元/tCO2。京都碳市场价格较高,平均为10.24美元/t,场外交易价格为8.44美元/t。临时核证减排量(tCER)的平均价格为4.76美元/tCO2,最低的碳信用价格是发生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3.03美元/t。2009年前2个季度的交易额为1.492亿美元,其中1.376亿美元由自愿碳汇市场完成,京都碳市场仅交易了1160万美元。对比2008年和2007年的交易额可见,2008年尽管二氧化碳交易量较上年增加20万t,但因平均价格下降,交易额减少340万美元。
三、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碳信用在数量上占优势,大洋洲在交易额上领先
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碳信用量以720万tCO2和390万tCO2在全球占据领先地位,分别占交易量的40%和22%。大洋洲的森林碳汇项目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以16%的份额在全球占第3位,紧随其后的是非洲、亚洲和欧洲。如按交易额排序,大洋洲则以3780万美元位居榜首,其次为拉丁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和欧洲。
四、森林碳汇项目类型多样,以造林、再造林项目占主导
在以往的森林碳信用交易中,造林、再造林项目(A/R)占63%,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排放项目(REDD)占17%,改进森林管理项目(IFM)占13%。在2008年碳信用交易中,A/R项目仍以53%的比例保持第一,而以REDD、A/R、IFM等3种项目形式结合的混合项目占24%,IFM项目占20%。
五、相关标准被森林碳汇项目广泛采用并日益受到重视
为确保森林碳汇项目质量,森林碳汇项目采用了2类标准,一类是有关碳的测量和监测,另一类是关于森林的多种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OTC交易的森林碳补偿项目特别重视标准的运用,尤其是那些强调森林多种效益和需要第3方核证的项目。86%OTC交易的森林碳信用都采用了内部或来自第3方的标准。第3方核证标准采用率已由2002年的15%增加到2009年前2个季度的96%。在所有交易市场中,23%的项目采用“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联盟”的独立标准(CCB标准),强调森林的多种效益,交易的碳信用量达370万tCO2。16%的项目采用CCX的标准,其他还有NSW GGAS标准、SGS碳补偿核证标准、温室友好标准、CDM标准。只有10%的项目没有采用任何标准。2008年和2009年的前两个季度显示:对CCX标准、ISO14064标准和NSW GGAS标准的采用比例在上升,而对CCB标准的采用比例在下降。
分析显示,森林碳汇项目的实施与碳信用的交易,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对森林特殊功能、地位的认可不无关系,《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巴厘路线图》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森林碳市场的发展。未来有关气候变化的谈判、美国清洁能源法案的前景都会继续影响森林碳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