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人民网:欧洲和中国能源合作:两大经济体的有机结合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49
    后危机时代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从世界经济秩序重建和中国崛起的宏观视角去观察。在新兴能源产业即将成为发展主导的时刻,打破政策瓶颈,解析新能源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关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
 
    中国能否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与能否很好地把握新能源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而与全球新能源技术领跑者——欧洲的合作不可或缺。低碳经济正逐步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核心,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取代高能耗的发展模式,领航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抢滩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政府正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实施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着手,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频出重拳,继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2087家企业名单后,发改委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批低碳试点。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迈上低碳之路。
 
    早在2010年5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
 
    然而,与欣欣向荣的低碳发展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有专家建议,中国和欧盟可以选择双赢的举措,通过建立新的市场激励机制来扩大低碳贸易和投资,以同时捕获“碳”和经济增长。
 
    欧洲是低碳经济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写入欧盟未来发展战略规划。2009年3月,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低碳产业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当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又建议欧盟在未来10年内增加500亿欧元专门用于发展“低碳技术”。欧盟委员会还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2010年3月,欧盟首次发布了“欧洲2020战略”文本初稿。根据新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大规模投入,将低碳产业培育成未来的经济支柱。
 
    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欧中之间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数据显示,双方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0%,温室气体排放也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中国与欧盟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具有相互依存性,共同的利益也导致双方在低碳产业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据欧洲商务部推测,中国清洁能源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555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市场。而欧洲清洁能源技术和科研开发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在大多数低碳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外,欧盟也开创了许多低碳发展的独特机制,欧盟发展低碳产业的有效模式正在成为全球典范。比如排放交易体系,目前已经覆盖了地区内30%到50%的工业和能源行业。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