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IMF:人民币升值并非万能 美国需减少财政赤字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91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某一国的货币之所以能成为储备货币,主要是私人和政府投资者决定,美国经济靠人民币的升值不足以实现可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也不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
 
    布兰查德指出,讨论中国的宏观政策,应该从中国的储蓄率谈起,而不应过多的关注人民币的汇率。中国的储蓄率太高,而储蓄率反映了中国家庭社会保险的不足、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金融投资渠道的不畅通。因此,在健康医疗、退休养老体系以及企业利润分配和金融流通领域中采取行动也就众望所归。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在这些领域采取了措施。
 
    随着这些举措的实施,随着中国国内需求出现增长,中国应该防止经济过热,重新调整原来用于促进国内需求的资源。一个正确的途径就是让人民币升值。在我们期望中国经济实现中期可持续增长问题上,我们就必然想到人民币升值问题,这是对应的关系。
 
    布兰查德认为,如果中国储蓄率下降,同时为防止经济过热,人民币就会相应升值。而问题的难点在于,人民币到底升值多少。根据IMF现有的数据模型,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假如人民币升值20%,同时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也出现类似幅度升值,美国GDP只会有1%的增长。
 
    布兰查德指出,美国应该减少财政赤字。在目前的经济复苏阶段,美国政府应该在削减赤字和维持经济增长方面取得平衡。在私人需求足够促使经济持续增长前,美国政府不大情愿削减其财政刺激经济开支。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和中国的事情是相互连接的:美国出口增长,将使美国政府更易于降低赤字。
 
    布兰查德还表示,对于中国来说,外国投资者还不能自由进出和买卖中国国债,市场还不够大。但当相关条件变得让人满意时,我确信人民币将成为一个储备货币。
 
    他认为,全球经济的衰退已经结束,经济的复苏正在继续,在世界不同地方,步伐也不一样。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步伐要快于发达国家。目前的主要挑战,就是要确保发达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增长。假如发达经济体不能快速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世界其他地区也会因此遭殃。全球经济的复苏需要强健的发达国家私人消费,这也就需要这些国家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促进出口更快增长。如果按照这样的步伐发展下去,财政刺激计划将能够逐步退出,复苏也会可持续下去。否则,2011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将小于2010年。
 
(来源:中国证券报)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