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木材情报》2008年9月报道,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木材制品迅速增加。据加拿大商务部统计局数据,2008年上半年,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SPF(云杉—铁杉—冷杉)锯材为15.9万m3,是2007年同期的1.7倍(表)。从表可见,如果仅限于SPF锯材出口,2008年上半年加拿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量已接近对日本出口量37.3万m3的一半。
加拿大SPF锯材出口情况
单位:m3
年 份 |
美 国 |
日 本 |
韩 国 |
中国台湾 |
中国香港 |
中国大陆 |
2003年 |
17148930 |
753814 |
32649 |
29081 |
— |
21060 |
2004年 |
18297940 |
851952 |
34723 |
38733 |
3058 |
28052 |
2005年 |
18731723 |
722939 |
26406 |
26072 |
1249 |
17824 |
2006年 |
17675215 |
842857 |
31873 |
37218 |
517 |
37377 |
2007年 |
14980806 |
787364 |
67212 |
75824 |
915 |
151960 |
2008年1—6月 |
5527551 |
373799 |
32535 |
46876 |
1166 |
158856 |
加拿大对中国出口的锯材以往徘徊在每年2万—3万m3左右,但2007年一跃升至15.2万m3,比上年提高3倍,2008年上半年又超过上年同期水平。
2008年以来尤其在4月份以后,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SPF锯材增长显著。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量1—3月为4.76万m3,月平均1.59万m3;4—6月为11.1万m3,月平均3.71万m3,比第1季度猛增1.3倍。如果保持第2季度的增速,则2008年对中国出口的SPF锯材将达到38.16万m3,比2007年提高1.5倍。
2008年上半年,日本从加拿大进口的SPF锯材为37.38万m3,如果按年进口量为75万m3计算,那么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量则扩大到对日出口量的一半。
一、中国进口加拿大锯材猛增的主要原因
关于中国从加拿大进口锯材迅猛增加的主要原因,加拿大林产业审议会(COFI)指出了以下3点:汇兑环境的变化;俄罗斯提高原木出口税的影响;中国国内主要建材企业购入的锯材产品出现树种转换。
首先,2007年秋季以后汇兑环境发生变化,加拿大元对人民币汇率下降13%,而俄罗斯卢布与人民币的汇兑行情没变,因此从加拿大进口锯材比较便宜。此时,加拿大加锯材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正遭遇次贷危机,市场低迷,锯材市场也陷于不景气状态,而中国却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次,俄罗斯实施的原木出口税政策促使中国从加拿大进口SPF锯材逐渐增加。中国近年来每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木200万m3以上,但2008年4月俄原木出口税提高至25%以后,平均每m3进口成本约提高15欧元。如果俄原木出口税提高至80%,则进口成本约提高50欧元,相比之下加拿大产锯材则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在去年4月俄原木出口税提高至25%以后,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SPF锯材从当年1—3月的4.76万m3提高到4—6月的11.12万m3,提高了1.3倍。中国已将加拿大锯材作为进口木材的最佳补充。
在此背景下,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CNBM)从2008年4月开始进口加拿大产针叶树锯材,供应给国内的建筑企业。据说,加拿大产SPF锯材在4月份以后对中国出口急剧增加的大部分就是由CNBM购买的。因中国最大企业的参与,预测今后中国国内企业对加拿大锯材的关注度将会越来越高。
二、中国市场是加拿大锯材企业的重要拐点
据加拿大商务部统计,加拿大锯材生产量2008年上半年为2978.4万m3,比上年同期减少22.9%。由于加拿大锯材的最大市场美国受次贷危机影响,住房市场的需求急剧下降,同时因住房积压增多,美国新建住房开工数量急剧减少,导致美国市场对锯材需求迅速减少。美国政府表示要恢复金融市场的稳定,决心注入资金,但因为金融危机在短期内无法消除,所以不能期望住宅市场得到迅速恢复。日本作为加拿大锯材的第2大市场,因修正建筑基本法的影响,住宅建筑业也出现快速下滑,而且住房数量本身已超过家庭数量,预测今后日本的住房需求也很难出现大幅度增长。而在美国和日本住房市场萧条的形势下,对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关心必定会进一步提升。
加拿大主要出口树种SPF对中国的出口已扩大到对日出口量的一半,而且对中国市场的出口有望进一步扩大,因此加拿大企业对中国市场寄予极大希望。
三、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中国市场,进口量迅速增加的是SPF锯材,但这未必与日本市场竞争。中国对SPF锯材需求的增加主要是替代俄罗斯材的市场供应,作为建筑资材,仍以钢筋水泥建筑所需的内装修材和基材以及包装材、货架资材和家具等部件材的需求为主体,根本不同于日本2×4住宅的结构材利用,因此在材料的规格和品质上很少有共同点。尤其在日本,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履行瑕疵担保责任保险等义务,趋向于要求对材料性能进行担保,进口商方面也会强调追求更加稳定的产品质量,对J—等级的高品质锯材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今后仍将是低等级木材面向中国市场,高等级木材面向日本市场。中国市场的扩大对现有面向日本市场的产品影响不大,但如果一定数量的木材持续不变地被中国市场消费的局面形成,那么对木制品的供应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今后的动向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