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资讯 >> 中国政策动态 >>
 
鼓励海外造林 林业振兴规划即将上报国务院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96

    鼓励企业海外造林

    据本报记者了解,早在2月19日,国家林业局已经召开了《林业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编制座谈会。在会上,国家林业局拿出了初步的规划编制意见。据了解,规划编制的政策思路主要参照相关性比较强的轻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而林业生产机械部分,则参照装备行业振兴规划安排。

    “计划将林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编制规划,”一位参加了座谈会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是造林和林业的一些附属农产品[17.06 2.46%],比如香菇木耳等,这一块主要是加大投入,其实之前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已经很大了。第三产业主要指林业相关的旅游业。”

    在编制座谈会上,提到的内容包括加大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林业小额贷款等政策优惠力度,对商品林实施造林补贴等。此外,集体林权改革,也可能写入规划。

    对于第一产业来说,最引人注目的新政策是林业“走出去”,编制参与者们期望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海外造林、海外森林开发和开拓海外农产品市场。 中国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森林开发、缓解国内木材供应已经持续数年,目前最集中的开发地在俄罗斯。

    而“海外造林”比单纯的森林开发更进一步。此前在其他国家已有先例。日本和韩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造林以保证木材供应的活动。截至2005年,韩国已经有7家公司境外造林1176平方公里。而韩国山林厅公布的计划是,到2050年,韩国企业的海外造林面积要扩大到1万平方公里,令韩国的木材自给率从6%提高到79.5%。

    而中国此前主要是作为其他国家海外造林的目的地出现,韩国、日本、东南亚企业皆在中国拥有造林项目。

     十大门类重点关注人造板

    “规划重点是在林业的第二产业,也就是加工业,这一块的政策比较有可操作性。”前述人士表示。 据本报记者了解,初步的规划编制意见,将林业加工产品分为十大门类,包括人造板、家具、造纸、竹产品、林化产品、生物制药等。其中人造板被认为是最重点的门类。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8年,我国人造板总产量同比下降7.55%,主要板材出口基地60%以上关停,造成人造板及相关就业农民工和林农比2007年减少了49.61%。

    此前据林业局不完全统计,仅2008年的前11个月,金融危机就给中国人造板业造成了80亿至100亿元损失,木材加工业60亿至100亿元损失,整个木业合计损失320亿至370亿元。

    对于人造板业,首先被列入考虑的是出口退税问题。由于被认为是资源型产品,人造板出口退税率近几年来一路下行,从13%一直被调到5%。 在行业呼声下,2008年11月17日,财政部发出通知,从12月1日起,将人造板的出口退税率重新调到9%。而座谈会的意见是,由于金融危机造成企业订单减少、库存积压严重,9%仍然不能减轻企业压力,建议继续上调至13%。

    同时人造板行业关心的增值税“即征即退”问题,预计也会在规划中提出。此前财政部为了鼓励人造板行业发展,从2001年起,对以林区采伐、造材、加工“三剩物”和次加工材、小径材、薪材为原料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即征即退”——即税务机关在征税时即时退还全部税款,实际上相当于免税政策。

    但是2008年年底,这一政策已经到期。初步规划意见希望能够继续延续这一优惠政策。

    此外,座谈会上也有人提议,应该取消实木地板消费税。2006年开始,我国为了保护森林资源,对一次性筷子和实木地板征收5%的消费税。但是林业加工部门认为,实木地板来源于人造林,属于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不是滥伐林木行为,不应通过消费税加以限制。

    虽然木制家具和木浆造纸业在林业中也是大类,但由于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通过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已被列入,所以尽管此次也被列入林业十大门类,但预计不会有更多新政策出台。

    此外,像其他的行业振兴规划一样,林业振兴与调整规划将加入扶持林业企业技术改造、支持重点企业扩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等内容。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