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贾治邦:中国森林资源对全球发展的影响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01

    “中国森林资源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国际合作项目研讨会9月18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国际著名的人口与资源环境专家蒋正华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会见并向蒋正华和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介绍了我国正在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木本粮油生产、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情况。

  蒋正华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对我国林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贡献表示赞赏,对我国木本粮油生产、生物质能源开发等表示极大关注。贾治邦对此表示感谢,希望国内外专家学者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中国林业的改革与发展。

  贾治邦说,林地与耕地一样,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30年前,通过耕地家庭承包经营,充分解放了18亿亩耕地的生产力,不仅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木材需求问题。目前,我国林地的经济产出平均只有20多元,为耕地平均产出680元的1/30。这是差距所在,也是潜力所在。如果25亿亩集体林地的产出能提高到耕地的产出水平,其效益将十分可观。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必将进一步调动亿万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出25亿亩集体林地的巨大潜力,对推进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贾治邦强调,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近年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去年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林业成为谈判焦点,森林固碳被列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他说,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成长期,依靠直接减排的回旋余地相对有限,但依靠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固碳的潜力很大。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表明了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坚定立场,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响应。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近期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启动会议。

  贾治邦指出,林业既是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可以为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原料和初级产品。木材与钢材、水泥、塑料并称为四大原材料,其用途十分广泛。与其他三大原材料相比,木材还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两大优势。林业还可以向社会提供丰富的非木质产品和原料,有许多极具开发前景的产品,其潜力还远未充分挖掘出来。如:油茶是我国的本土食用油树种,茶油的健康指标远高于橄榄油。当前,我国食用油进口比例高达60%以上,如果将我国现有的5000万亩低产油茶林改造成高产油茶林,亩产茶油由现在的3~5公斤提高到30~50公斤,就可腾出大量种植油菜的耕地来种植粮食。又如: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应对国际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林业可以为生物质能源提供重要资源。我国还有像麻风树、黄连木、光皮树、文冠果等种子含油率在40%以上的生物质能源树种100多种,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很大。

  “中国森林资源对全球发展的影响”国际项目由蒋正华发起,北京师范大学、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共同合作研究。主要目的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中国森林资源对国际贸易和全球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分析并预测在全球化和国内制度变迁条件下中国森林资源及管理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森林资源管理与贸易对全球经济和生态可持续的影响。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