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资源瓶颈对木材加工业发展的制约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24
    2008年4月19日-22日,在北京召开了“2008中国人造板投资贸易年会”,会上,中国木材加工行业的原料紧张,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木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各地新上马的木材加工项目也逐渐增多,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使木材加工行业竞争日益加剧。

  由于我国的木材供给量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限制,因此,木材供给对进口依存度较高。但自2006年开始,国际木材市场价格就开始进入上升通道,并且一直延续到2008年,因此,必然会有些中小木材加工企业原材料供给受到限制,导致开工不足,将会淘汰一些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企业,行业面临重新整合的机会。

  银联信分析:

  木材加工行业是指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技术,而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木材加工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木材加工行业快速发展,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及木材的再加工品(人造板、胶合木等)等。我国人造板年产量已从1980年的91.4万立方米发展到2005年的6393万立方米,在2003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人造板工业第一大国。此外,1978年中国家具行业产值仅为13亿元,1998年达到870亿元,2004年达到2650亿元。1978年至2004年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2.7%。1998年到2004年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4%。

  一、资源依旧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1、国内资源保护限制

  我国木材市场供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产材,一部分是进口材。国产材的供给较为复杂,主要由计划内木材产量与计划外木材产量构成;其中,计划内木材产量是依据国家林业局每年下发的森林采伐限额所规定的采伐量;计划外木材产量就是以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的形式进入市场流通的木材量。

  此外,在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中我国调整了退耕还林的规划。指出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退耕还林规划的中止不利于木材行业产能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木材行业的供需矛盾。

  2、进口依赖度过高

  我国是缺林少材国家之一,木材供应大量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是木材净进口国,木材净进口量在我国木材市场供给结构中的比例由1997年的26.25%迅速增长到2003的44.36%。而且我国木材产业的发展,如家具、胶合板、木地板等,也已经形成对进口材(尤其是优质大径级热带阔叶材)较强的依赖。在我国继续对天然林实施保护以及人工林资源又不能有效支持我国木材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可以预测,在未来10年内,我国木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

  二、需求拉动行业投资趋热

  近年来,随着建筑装饰和家具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木材需求量急剧增长,而国际木材价格自2006年进入上升通道,至今升势不减;日益扩张的城市建设,使下游木质家具的需求不断扩大。

  今年,中国吉象木业与乐山市政府在蓉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宣布21万立方米扩建工程在乐山启动,这也是中国林产加工业最大的引资项目。而此前,升达、国栋、圣象等木材加工企业已在省内“攻城略地”。以人造板中的纤维板为例,2007年开工建设的生产能力超过670万立方米,预计今年全国总生产能力将突破3000万立方米,2009年将突破3300万立方米。

  三、信贷风险提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木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基于各种原因,木材供给将大幅度减少,未来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目前现有森林资源的用材林中,成熟林蓄积量已由1993年的19.6亿立方米降为2000年的13.5亿立方米。据预测,2010年将进一步下降为8.75亿立方米。除杨树、桦木、杉木外,可采成熟林蓄积量将逐年减少。2000年的国内木材供需缺口为3600万立方米,2004年已经达到1.09亿立方米,增长了202.8%。

  木材是作为特殊商品,在当前国际社会上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环境型商品。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限制原木的出口,比如印度尼西亚已经完全禁止本国原木的出口,加蓬也开始限制某些树种的出口。供需缺口导致木材价格的持续上升。最近几年以来,中国木材及家具产品价格不断攀升,每年涨幅都在10%以上。

  从2007年至今,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各种成本上升等原因,木材加工企业利润大幅缩水,竞争力下降,生存压力日益加大,整个行业进入一个低迷期。在这种环境下,木材加工行业过热的投资行为必然加速行业的洗牌进程,由于资源瓶颈的天然制约性,长期来看,木材价格上涨已成必然。因此,只有具有较强定价权的木材加工产品企业才具备一定转嫁成本的能力。如我国美克公司家具是我国唯一专业生产出口乡村休闲风格的松木家具的厂家,也是亚洲最大的松木家具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垄断了出口美国松木家具市场,行业地位独一无二,具备了较强的议价能力。而对哪些通用型木材加工产品来说,这类产品通常不具有任何议价能力,很难转嫁成本,银行应谨慎放贷。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