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上了解到,去年,由于木制家具遭遇美国反倾销、土耳其贸易保障措施和欧盟的反倾销起诉等多重影响,出口势头已明显放缓。加上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成本大涨等不利因素,企业目前只能靠调高出口价格来应对,而开发新客户则已是非常艰难。
订单比上届少一半
昨日在广交会家具展区,多数木制家具展位都显冷清。潮州一家生产仿欧家具的参展商表示,现在公司对外报价比上届秋交会时最多提了40%。“多半采购商询价之后都觉得价格太贵,预计本届广交会期间的订单会比上届少一半。”
不少参展商抱怨,“如果出口价格便宜会遭反倾销起诉,价格上涨一点采购商又难以接受。但现在必须要靠涨价来消化成本,而这对开拓新客户有很大影响。”他们坦言,多数出口商的订单主要还是来自老客户,双方都容易做出让步。据广州海关最新统计,今年一季度广东家具出口额为2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6%。其中,木制家具出口8.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5.3%。
企业考虑转型
近两年来,我国为抑制“两高一资”商品出口,曾多次调整相关出口关税。其中,木制家具的出口退税就从2006年的13%降到了现在的9%,这对主要从事出口的加工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广东一大型家具出口商称:“调低退税后,公司去年下半年因此而减少净利润上百万。”但退税并非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更多的压力来自人民币快速升值、劳动力成本还有原材料的不断涨价。”上述潮州参展商说,“白松木去年底每立方约1000元,现在已达1500元左右,这还只是毛料价格。”其他如油漆、五金器件、板材等必备原料也出现较大涨幅。
据悉,由于多重压力,一些低附加值的贴牌企业被迫倒闭或迁移,而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开始考虑转销国内或走高端路线。但国内市场份额毕竟有限,出口仍是企业做大的必经之路。实际上,不少参展商昨日也表示,已经在考虑企业转型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