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1日实施加工贸易新政后,筷子企业的经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今年4月1日后,未经注册登记的企业生产的竹木草制品将不允许出口。这项新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高出口竹木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也是对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的一次“再过筛”。而对竹木草制品企业来说,不仅要抓紧改善厂房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其生产工艺、生产设施甚至地域的不同而面临不同的问题。
“由于筷子的管理界限较为模糊,可以划分到食品领域,也可划分到其他领域,我们就高不就低,现在按食品工厂要求进行改建,如提高卫生设施标准,将洗手的水龙头由手动改为自动感应,并对厂区进行隔离改造等。”接受记者采访的黑龙江牡丹江大军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崔大军,其所在的公司以生产木筷、牙签、雪糕棒为主,本已站在生死存亡边缘的木筷企业此次改造是源于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注册登记管理。据悉,今年4月1日后,未经注册登记的企业生产的竹木草制品将不允许出口。这项新政策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高出口竹木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也是对竹木草制品出口企业的一次“再过筛”。
崔大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提交注册登记申请材料后,现场考核已经结束,8个项目已经有关部门检验完毕。“我们公司针对新政策投入的改造资金大约有6万到7万元,由于工厂在最初建设时就已按相关标准设计,因此这次改造资金相对其他企业投入要少。”
据记者了解,这项新政策门槛不低,并非填个表注册一下那么简单。新政策不仅对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的源头控制、工艺设计、溯源管理、有毒有害控制、生产加工包装过程控制、成品存放等作了严格的要求,还要求出口木制品及木制家具产品必须符合输入国(地区)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规定,出口竹木草制品原辅料(如人造板、油漆、胶粘剂、防腐剂、染色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等安全卫生项目,也要加强监控力度。所用原辅料必须经过有资质的实验室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加强抽检,并以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为基础,推行分类管理。
而对竹木草制品企业来说,不仅要抓紧改善厂房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因其生产工艺、生产设施甚至地域的不同而面临不同的问题。
“我们公司拥有自己的场地,可是对于当地其他木筷企业,这次改造会存在一定困难。”据崔大军介绍,由于当地很多木筷企业的场地是租赁的,因此对工厂空间进行改造时,还需征得出租方的同意。对于北方地区的木筷企业来说,由于产品生产时本身不添加香料,因此企业面临更多的门槛设置是在硬件设施上,如仓库、车间等的改造,而非技术门槛。
“南方的竹筷企业可能更为技术标准达标而头痛,由于竹筷生产过程中需用硫磺等蒸煮、消毒,还有部分企业生产油漆筷子,新政策实施增加了企业对原辅料有毒有害物质等安全卫生的控制难度。”
“硬件设施改造,技术标准门槛,这些将会使部分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境遇。”
崔大军告诉记者,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生产成本的提升,已经使公司不得不将产品提价30%,目前已有部分客户接受提价,但一部分客户仍在洽谈中。“我们提价很谨慎,虽然市场在国外,但是竞争在国内。”
提及企业目前的处境,崔大军苦水颇多:“企业现在很被动,很艰难,去年4月1日实施加工贸易新政后,筷子企业的经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不敢大量生产,生产越多赔钱越多,不生产就意味着要转产其他项目。”可是,崔大军在去年11月整整考察了一个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新产品。对于崔大军来说,新产品、新领域充满风险和未知,与其冒险不如先固守老行业更稳妥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