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支持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普通居民都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鼓励依法规范林材资源转让。文件出台后,为解决我国林业投资不足,缓解林木资源供求矛盾指明了方向。很多民营资本闻风而动,欲借政策东风而先行一步。
近日,人民网记者对金融学博士后,上海活立木投资管理公司总裁杨涤进行了访谈。他认为,在我国,林业投资必须要有新思路,要以产业投资为基础,以产业带动销售,以销售促进流转。杨涤表示,在实际操作中,要坚决避免“空中楼阁”,只做林地销售业务的林业公司是危险的;没有产业做基础而搞林权流转,则更危险。
记者:近几年,各地成立的林业公司也不少,运作方式大同小异,但上海活立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活立木投资)的动作似乎与众不同。请问:这种模式算不算是一种创新尝试?
杨:成立“上海活立木投资”,目的在于搭建一个专业化、市场化甚至国际化的平台来投资林业特别是经济用材林业,即速生林业。从运作对象上看,和普通民营林业公司似乎没有区别,都是速生林。然而,就发展思路和运作模式来看,区别还是巨大的。一般的林业公司侧重于销售或只销售林地,“上海活立木投资”则以私募融资为基础,产业投资为导向,林木加工为核心,以产业加工带动林地销售,并适时探索林权流转。我们把林业投资看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坚持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外,还须引入社会化原则,即引入政府的监督管理。我们在探索一种创新模式。我们成立投资公司,而不是销售公司,种子公司、造林公司等,本身就体现着上述创新思路。
记者:据我所知,最近5年来新造林面积中,很多项目都半途而废,甚至有公司运作不规范,违法违规,出现了“北京亿霖”和“内蒙古万里大造林”两个违法案例,为投资林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杨: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在最开始之初都有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到,证券、房地产等热门行业都存在诸如此类的现象。这一点本身到不足为奇。在我国林业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国务院9号文件出台后,出现了投资林业的热潮。也出现了那两个案例,不仅老百姓遭受损失,对金融秩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究其原因,除运作不规范,缺少人才团队外,无远大战略目标,追逐眼前利益,投机色彩浓厚是首要根源。一句话,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另外,缺少政府监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诚信环境有待建设,一些不法分子就铤而走险。这些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运作模式我们归结为“非法传销模式”和不做产业只做销售和流转的“空中楼阁模式”。
记者:上海活立木投资目前的模式可以避免上述弊端吗?
杨:林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绿色环保行业,更是一个供不应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行业。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木材及其制品消费日益增长,其中人造板、纸浆、纸及纸板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林木需求未来50年都不会减弱。从专业角度来看,林业可以“资产证券化”,天然蕴含利润空间,因此也是很好的投资机遇,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模式设计和切实的市场运作,实现超常规发展。只要扎扎实实做好产业,以产业投资为基础展开林地加工与产品销售,投资回报是可观的。我们设计的模式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是必须对国家政策红线了然在心,创新的同时需要守法合规。我们坚决禁止“非法传销”,反对不做产业只做销售和流转的“空中楼阁模式”。
记者:公司近几年发展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杨:首先,我们先夯实林业加工基础,还要加大投资力度,把木板加工产能扩大。还要继续延伸产业加工链条,增加林木附加值。其次,我们发挥上海区位优势,特别是资金高地和人才高地的优势,以上海活立木投资为操作平台,积极联络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完成规划的项目投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项目公司业绩持续上升。再次,在产业基础牢固的基础之上,探索林权流转市场建立,形成造林、加工、销售、流转一体化的林业发展模式。最后,在上述基础工作完成后,争取在境外证券市场发行上市,成为中国该领域的龙头企业。
记者:您能概况一下“上海活立木投资模式”的基本特征吗?
杨:1、政府监督管理,公司市场运作。山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是“绿色财富计划”的立项者,同时也是项目管理者,代表政府实施国家扶贫开发计划;用市场化手段解决林业发展问题是我国森林法和国务院9号文件的基本要求,上海活立木投资公司是项目的操作平台,完全市场化运作,所提出的战略目标、投资方案和运作思路完全符合国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林业的政策导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活立木市场销售、林产品加工转化及战略发展”等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市场运作。通过专业运作,可实现速生丰产林的循环种植和林材资源反复再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完美统一。2、产业带动销售,销售促进流转。关于产业投资的重要性我不重复了。我们最重视的是林业加工投资,以此为基础开展销售与流转业务。3、投资带动扶贫,输血变为造血。这个项目本身不仅可以回报投资者,还是一项光荣的扶贫事业。我们把单靠政府拨款做项目发展为多方民营资本集资,面向市场集中运作,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和扶贫项目的支持、支撑作用,可以造福于广大农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迈向小康,改善国家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