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今,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调整、各种成本上升等原因,木材加工企业利润大幅缩水,竞争力下降,生存压力日益加大,整个行业进入一个低迷期。而木材产业链上游的木皮市场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整体行情跌落且尚未恢复至往年水平。业内人士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说,低迷期也就是调整期,在这个大浪淘沙、行业洗牌的关键时段,众多木皮企业和经销商需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塑造品牌并极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力求变危机为转机。 木皮行情较为理想却藏隐忧 2008年新年过后,各类木皮的行情逐步回暖,市场整体销量不断提高。旺盛的生意预示着木皮市场已经摆脱今年1月份的阴霾和冷清,进入又一个旺季。 尽管眼下生意火旺、一派繁忙,但木皮经销商发现,这一年来,家具等木材加工行业总体需求减少,产业不如往年景气。据兴业木材市场租户介绍,年后的木皮销量的确优于年前一个月,但仍未达到往年旺季水平。例如,今年前两个月,广东市场上就有部分木皮经销商的业绩就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0%左右。 木皮销量不及往年,主要原因就是家具等木材加工行业不够景气,如部分竞争力较弱的中小型家具企业面临倒闭甚至已经倒闭,从而导致整个市场对木皮的需求量减少。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2007年开始,人民币迅速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各项成本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使家具企业的利润缩水不少;另外,股市、楼市行情下挫,使家具、家庭装修等需求减少,导致家具市场盈利空间进一步减小。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木材加工企业及装修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受到极大削弱,从而直接影响到木皮市场的行情,而这种萎靡的行业态势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多种策略应对行业变化 行情的旺淡交替本是很多行业都存在的正常现象。但是,木材加工行业自去年以来所面临的持续恶化的产业环境,却让木皮企业和供应商如履薄冰、奋起自救,为规避行业不利环境可能带来的风险,许多木皮企业都在积极改变经营策略以谋求新的转机和发展空间。兴业木材市场木皮经销商指出,已有小部分木材加工企业破产倒闭,其它坚持下来的企业中也有很多减少了货单或改用替代材料,木皮企业和木皮经销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困则思变,众多木皮企业并没有被困难击倒,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突破瓶颈、化解困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首先,增营产品种类,提供更多产品。由于家具企业破产、企业转型或开发新产品等原因,广东许多木皮企业和经销商的生意受到影响,为了抵消行业不利因素,木皮企业和经销商开始扩大经营范围、拓展产品种类,生产销售以前没有经营的产品。以兴业木材市场蓝旗木业为例,该公司之前以生产销售椴木、柞木、西南桦、桃花芯、黄云香等国产木皮为主,近年来,该公司也开始经营进口木皮,如美国的樱桃、枫木、红橡、黑胡桃,非洲的奥古曼、花梨,还有欧洲白榉、印尼黑檀等。这样就可以为客户和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企业自身拓展了更广的市场空间。 其次,强调自主开发,设计新型产品。一方面,重视、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稳立市场而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市场的流行元素是不断更新的,木皮企业和经销商也需要不断开发木皮、科技木皮类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以兴业木材市场凯源木业为例,凯源木业为满足市场要求、抢得市场先机,积极研发、适时推出各种新型科技木皮产品,如2007年年底研制的彩藤、珍珠檀等产品就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拓展营销渠道,重视品牌效应。木皮企业和经销商不能满足已有的市场,需不断拓展营销渠道和客户群体,这样才能扩大业务范畴,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应重视在我国经济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树立品牌、打造品牌,走品牌发展道路。例如蓝旗木业为扩大经营,不断地拓展国外市场、积极推介蓝旗品牌,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销售业绩。该公司人员介绍,国外客户订购量巨大,市场潜力非常广阔,所以涉足国际贸易是蓝旗发展的必然;同时,蓝旗作为一家品牌木皮企业,也极力通过改善管理、改进产品等举措巩固企业品牌形象,走上了以产品、管理、品牌等要素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企业发展道路。 第四,大力推销竹皮等新型环保产品或替代产品。木材成本、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年年都在递增,而木皮产品价格却因竞争激烈而上升缓慢,木皮的利润一年比一年少,生意越来越难做。很多木皮企业和经销商开始加工销售竹皮和其它替代品,兴业木材市场朋森木业就是一家销售竹皮、木皮、地板等产品的公司。该公司人员介绍,为使公司发展更加顺利,朋森木业早就开始经营竹皮、竹材等产品了,竹皮、竹材具有冬暖夏凉、环保精美、成长快速、价格低廉等显著优点,在木材资源匮乏、成本高企的今天,是木皮企业和经销商发掘新市场的不错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