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木材消耗大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木材缺口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柏广新建议,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全面实施速丰林基地建设工程,保护天然林资源,增加国内木材有效供给,维护国家木材安全。
柏广新说,根据国家林业局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材需求量约为3.5亿立方米,而国内仅能提供2亿立方米。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一直是我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但由于多年过量采伐,到上世纪末可采资源枯竭。天保工程实施后,天然林采伐量锐减。与此同时,人工商品林特别是速丰林还没发展起来。
经测算,杨树速丰林15年成熟后平均树高可达18米,每公顷蓄积可达225立方米,为现有天然商品林的1.8倍。营造杨树速丰林后,林木生长量可提高4倍,轮伐期由120年降至15年,林地林木产出率提高8倍。而如果按照这种设想,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全面实施速丰林工程,15年后初步估算每年可增加木材供给2000万立方米左右,重新恢复全国最大木材生产基地的地位。
为此,柏广新建议,尽快启动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抓紧制定适宜营造速丰林的低质低产低价商品林改造相关政策,鼓励森工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商品林改造为速丰林。并对这部分林地改造实行采伐限额单报单批,不占用计划内采伐限额指标。
同时,建议落实国家速丰林工程扶持补助资金,加大对速丰林建设的资金投入,继续发挥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优势,放宽担保条件,允许森工企业以林地、林木资产作为抵押贷款。进一步调整完善现行森林资源管理政策,对森工企业速丰林的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实行单编、单列,允许森工企业自主确定采伐年龄(轮伐期、间伐期)与采伐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