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原木属大宗散货。可你听说过用集装箱装载原木进口吗?很多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人可能都没听说过。可是,这样的运输方式已在漳州招银港区成功运作了半年。
从2002年开始,招银港区内就有企业开展原木进口贸易,用的都是散装杂货船,但随着海运费用的不断提升,进口成本也不断增加,数量日渐萎缩。如何降低海运成本呢?利用国外回空集装箱,可降低运输成本。但是,招银港区以散杂货为主,外贸集装箱班轮稀少,难于形成规模。而同属厦门港区的海沧、东渡港区集装箱航线密集,但场地有限,而招银港区场地条件较好,却没有航线;按照现有监管体制和模式,各港区管理相对独立,难于优势互补。
这样的难题并没有难倒海关的决策者。去年,海关总署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22条意见》,赋予了属地海关“先行先试”的政策灵活度。于是,漳州海关从原木进口的客观要求出发,积极与厦门海关监管通关处、驻海沧办事处及东渡海关联系,积极推动厦门港港区间驳运业务开展,充分借助厦门港海沧、东渡港区外贸集装箱密集的优势,通过利用回空集装箱载运进口原木,再驳运至招银港区,这样创新原木进口运输模式,大大降低运输成本。集装箱驳运业务在今年6月27日实现首航。之后,国外原木供应商、船舶公司及国内原木进口商通过各种渠道纷纷了解港区间驳运这一新的监管模式。截至11月底,招银港区驳运进口原木已超800个标箱,特别是进入11月以来,驳运进口渠道呈现大幅增长态势,驳运业务为原木进口开辟了新渠道。据进口原木代理商之一的通海公司何经理介绍:海关推出港区间移泊监管新模式,为厦门港各港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使招银港区能够利用厦门港这个集装箱大港的回空集装箱运木头,每立方米降低海运费用约20美元,前景看好。
用集装箱装载进口原木驳运通关只是漳州海关服务原木进口产业的一个缩影。据该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该关还采取以下措施支持辖区原木进口企业,力争把招银港区打造成为海西最重要的原木进口集散地:一是对现有监管场所进行重新功能划分,专门开辟驳运掏箱区,扩大熏蒸区,为原木进口提供空间保障;二是加强木材放行信息的动态管理,为减轻港口物流压力,对已经放行但提货周期较长的原木,由码头公司另辟场地,进行移场管理,提高临港场地的利用率;三是落实审价绿色通道、二十四小时预约加班、“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等项通关便捷措施,提高通关效率;四是加强与其他口岸查验部门及码头公司的共管,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防范违规违法行为。
据统计,截至11月底,招银港区吸引省内和黑龙江、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有实力的原木进口企业近20家进驻,累计进口原木约60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60%,约占厦门关区进口量的95%,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原木进口集散地,辐射范围扩大到闽、浙、赣和广东的潮汕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