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论美国林业经济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经验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64

    1  美国林业经济的现状
                              
    美国是林业经济发达的国家。林产业是美国经济支柱之一,被誉为“永不衰竭的工业”。美国林产业每年产值约2500亿美元,提供150万个国内直接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工薪总额近300亿美元。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品生产国之一,木材、木制品、纸浆、纸张等出口量居世界前列。除木材、木器、纸浆等传统林产品之外,美国林业还包括其他多种经营,如非林木产品、森林旅游、休闲、科普、狩猎等,并包括多种功能,如生态环境保护、荒漠改造、维持生物多样性、清洁供水、净化空气等。美国林业经济发达,承担着重大社会职能,伴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达和城市化建设,美国森林资源非但没有缩减,反而保持稳步,并不断提高。目前美国森林覆盖率3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面积3亿hm2,单位森林蓄积量136m3/hm2,比世界平均值高30%,而这一切都是在美国城市(含郊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率不断提高、城市(含郊区)人口比重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借鉴美国林业经济经验,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个课题。
                              
     2  美国林业经济的先进经验
                              
     2.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意识到森林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后,美国开始注重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按照“保护林业资源健康、物种多样和高效丰产,既满足现代人民的需求,又惠及子孙后代”的理念加以经营。如今林业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成为各方的自觉行为。不仅有社会的呼吁、学界的建言、政府的规制,企业也奉之为圭臬。惠好公司是美国林业巨头,企业创办之初,只砍不种,砍完后再买新林地再砍,最终面临资源枯竭、无林可砍的境地。1941年该公司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开始造林育林、永续经营,至今公司育林250万hm2,并有11处种子园、7个苗圃。又如,西诺·太平洋森林工业公司育林62万hm2,安德森·塔里森林工业公司育林14万hm2。如今,美国各界都以可持续发展理念看待林业经济问题,形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2.2法律规范
                              
     美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法律的保证。美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各项与林业有关的法律,在此基础上,各州县市制定了地方林业相关法规。美国林业相关法规立法程序科学严谨、体系完备、条文详尽,具现实的可操作性。虽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系统确立是在上世纪中叶,但从美国建国之初,美国林业相关法规一直多少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联邦议会通过的林业相关法案有:1897年的《保护林业有机管理法》,授权农业部成立林业局,对林业进行专项管理;1911年的《工作法》,加强林地保护;
    1924年的《克拉克——麦克拉里法案》,改善私有林管理,规定联邦和州的项目要资助私有林主,帮助私有林主防火、保护林地等;1928年的《麦克思维里——麦克拉里法案》,强化林业研究和林业调查;1930年的《克鲁森——文顿博格法案》,授权从木材销售收入中抽税,应用于林地更新和恢复。1937年的《协作农场林业法》,1944年的《持续丰产法》,实施持续丰产管理,保护林产品的永续供应,并确保林地在水源保护、土壤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气候改良等方面发挥功能;1947年的《林业虫害控制法》、1950年的《合作林业管理法》,对私有林主提供直接技术支持;1960年的《多功能持续丰产法》,进一步强调林业资源的更大范围永续利用,要求林业经济可持续地提供更高质量的林产品,同时提供休闲旅游、水土保养、动物栖息、垂钓狩猎等功能;1964年的《野地法》、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1973年的《濒危物种法》、1974年的《森林和草地可再生资源计划法》、1976年的《国有林管理法》、1978年的《协作林业援助法》,以之实施造林奖励项目,《清洁水法》,要求林业为提供清洁水源发挥作用,同年还通过《可再生资源推广法》、《森林和草地可再生资源研究法》;1980年的《退耕还林法》,对退耕还林实施优惠制度,将大于实际生产需要的农业用地改造成森林;1990年的《国际林业合作法》等等。美国法律还规定了“国有林社会公开招标制度”,规范采伐活动,采伐公司中标后须严格按照要求采伐,采伐结束后,再利用招标制度雇请公司植树造林。美国法律还规定国有林须以林区为单位编制“森林管理规划”,使林业管理得以无微不至。
                              
    2.3政府职能
                              
    美国林业管理的理念是“尊重现实,依照法律,合作共事,运用科技,保护土地,服务国民”,为此不断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的改革,如发挥大区服务站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做好林区计划、环境跟踪评估、改进财务管理等。

    美国林业管理机构是服务型的。联邦和州的林业部门对私有林主和林业公司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只是合作和服务的关系。政府部门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管理。而是为林主、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比如。对林主申报的林业奖励项目是否可行,就是由林主代表和专家小组审核决定的,政府部门只负责具体的执行。林业部门开展工作须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如1999年准备实施一项国有原始森林保护条例时,在全美举行了600次听证会,收集了100多万封公众来信。有关政府现行政策也全部印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免费发放给公众,不存在机密问题。一切充分尊重纳税人权利,体现了“公务员是纳税人之仆”的服务概念。
                              
    美国政府林业部门机构精干。林业局总部800人,整个林业部门也只有3万人,而且全部实行雇员制,不存在国家干部身份之说。林业部门工作效率很高,如密西西比三角洲国有林区面积2.4万hm2,只有13个管理人员;路易斯安娜州全州只有200多个管理人员,比我国一个市林业局的一个部门人数还少。
                              
    美国是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健全的国家,政府对林业经济也是完全采取市场导向、自由竞争的原则,对林主的生产经营不加干涉,仅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教育等措施加以引导,没有类似我国的大量领导视察、检查验收、林政管理等,既保证了林主的经营积极性,也促进了林业的良性循环,还保持了机构的精干。
                              
     2.4产权制度
                              
    美国森林原来大部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有。上世纪初,美国通过准许私人拥有森林的法律,以优惠政策将土地转到私人手中。现在,美国林业资源由多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私有林占2/3,公有林占1/3,基本格局是以私有林为主。
                              
    公有林即各级政府拥有并直接管理的林地,这一块也是产权分明的。其中林业局拥有的林地被称为国有林。另外内政部土地管理局、公园管理局、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能源部、国防部、州政府、县政府等也拥有一些林地。不论哪个政府机构拥有,都遵循谁拥有、谁管理、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财务各自独立,但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政策。公有林主要不用于商业经营,而多承担生态和社会责任,不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所以常会出现亏损,由政府财政实行补贴。

    私有林为私人所有,其中既有个体所有,也有企业所有,这是美国林业的主要成分,以商业用途为主。美国私有林主人数众多,是造林的主体,也是木材生产的主体,几乎所有的木材都是由私有林提供的。私有林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拥有的林地是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私有林作为私有财产向政府纳税,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手段扶持、引导和推动私有林的发展。私有林因提供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受到的损失由政府分担。                            
    由于美国林业产权分明,所以经营上职责明确,各方权益和责任得到充分考虑。“私有林为主、公有林稳定”的格局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得以兼顾,各种效益能在最大化中保持平衡。
                              
     2.5各种协会组织
                              
    除了政府、个体林场主和赢利性企业之外,各种协会在美国林业经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协会是非营利组织,由林场主、林业企业、科研人员等自发组成、自愿加入,交纳少量会费,遵守协会章程。协会不是官方,也不是商业机构,无管理权利,但在提供市场信息、咨询、技术交流、业界协商、与政府和议会沟通、与公众交流、统计、传达和解释政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协会广泛活跃在政府、议会、市场、科研机构和公关舞台上,构成一个充满生机的体系。
                              
    协会的功能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美国林业每年举办大量展会,内容丰富。参与者有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良种、肥料和生产物资的公司,保险公司、政府部门、环保组织、有提供科普知识和科技服务的科教组织等。一般有数千个展台,为林场主、银行、企业、科研机构、院校、政府、公益团体等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而这些展会基本上是由各种非营利协会按市场运营方式举办的。又如,美国林纸协会是林业、木产品、纸产品的贸易协会,由250多家林业经济企业组成,代表了美国八成以上的木产品、纸产品公司。该协会在合作开拓国内外市场、技术服务、政府公关、与公众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全面的作用。如在国际市场方面,林纸协会在一些区域性中心国家设立了5个办事处,并致力于统一标准、协调合作,有效地避免了中国企业出口时所常见的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窝里斗的局面。再如,美国林业教育散布在各个院校,却并没有类似于中国的教委这样的政府机构统一管理,但业界公认美国林务员协会的认证。美国林务员协会由林业从业者组成,成员包括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教育人士、专业学生代表等,下设认证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和修改认证标准、认证程序、专业评估、认证指导、命题测评等,得到该协会的认证,业务能力就能为业界所接受。后文将述及的“标准林场”活动则是由森林协会举办的。

    美国较大的林业协会有森林协会、美国林纸协会、南方松协会、阔叶木外销委员会、针叶木外销委员会等,中型协会有杨树协会、杏仁协会等,小型协会则不计其数,美国林业的市场化体系实际上就是以这些非营利的协会为组织者的。
                              
    2.6多种经营
                              
    美国林业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来自于传统林木产品,而是见缝插针般地开展多种经营。整体林业经济是由多种产业有机构成的,有木材业、造纸业、非林木产业、森林旅游业、休闲业、渔猎业,甚至体育业等。
                              
    非林木产业是重要的林业组成部分,它提供各类产品。主要包括:(1)药用和营养保健品。美国有大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被认证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这方面产品每年的销售额有数十亿美元。(2)食用品。如每年枫树糖浆就创造数千万美元收入。(3)花卉和景观植物。每年林区花卉创收上百亿美元,地衣和苔藓也能创收上千万美元。(4)特色木产品。将木料加工成工艺品、乐器、家具、装饰品等,每年可创收数亿美元。
                              
    森林旅游业、休闲业、渔猎业等也是美国林业不可或缺的产业部门。美国人酷爱森林旅游、露营和渔猎活动,平均将年收入的10%花费在这类活动上。包括国家公园、保护区、野营地等在内的各林区每年接待旅游者人次数以亿计,创造了可观的收入。
                              
    总之美国林业经济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木料提供产业,而是全面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多种产品、提供多种服务的综合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