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举办的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上获悉,经过长期不懈的植树造林,三北地区林木蓄积量已接近10亿立方米,累计吸收二氧化碳18亿吨。
三北地区主要指我国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三北地区的植被曾经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其中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为了彻底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我国于1979年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近30年来,我国根据三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实际,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投资近40亿元,完成造林面积2500多万公顷,使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据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三北地区的陕、甘、宁、新、内蒙古5个省(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40925平方公里和7921平方公里。
林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三北地区已经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经济林上千万亩,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有70多个县(旗)基本建成了农田防护林体系。
防沙治沙不仅能阻止和减缓土地退化,也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增加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目前,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接近10亿立方米,不仅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据对三北地区的调查,目前三北地区林木已经吸收了18亿吨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