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1370
    200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增长率超过5%。与过去几年美国经济一支独秀的增长模式不同,2007年以来,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突出贡献。预计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经济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一半。在发达国家中,欧元区和日本在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于2007年第二季度增长速度放慢;房地产市场下滑和次债危机继续困扰着美国经济,上半年美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只有2.2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7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2%。尽管支持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健康,且日益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但美国和欧盟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风险加大,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略有放缓(见表1)。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世界经济增长多元化,美国引领因素减弱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第一季度仅增0.6%,第二季度增长率虽然恢复到3.8%,但预计全年增长率不会超过2%,明显低于上年3%的增长速度。而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和欧盟的经济增长均将超过2%。这表明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中的美国引领因素在减弱。
    有分析认为,世界经济现在能够很从容地应对美国经济减速,一个新的因素就是“金砖四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经济的崛起。目前“金砖四国”的GDP总和已占世界GDP总量的15%左右,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IMF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1.5%、印度增长率为8.9%、俄罗斯为7.0%、巴西经济增长4.4%。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一半左右。其中,中国对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将达到25%,将是全球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其他方面,得益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亮点。据国际金融学会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共获得1.5万亿美元的石油收入。这种趋势目前还在继续,预计2007年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将获得5400亿美元的额外石油收入,超过巴西、印度、波兰和土耳其四国的出口总额。
    在外国直接投资加速增长、基本建设持续扩张、农业丰收,以及全球原材料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非洲经济增长也颇为引人注目。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7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7%,超过上年的5.5%,摆脱“与增长无缘的大陆”的窘境。
    从发展趋势看,尽管世界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和美国经济放缓的困扰,但世界经济还不会出现衰退,温和增长态势依然有望继续保持。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均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中国依然面临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2008年中国10大贸易伙伴有望继续保持2007年平均经济增长率4%左右的水平(见表2)。其中,美国经济虽然继续受房地产低迷的拖累以及由此带来的次抵押贷款危机的困扰,但受到全球经济蓬勃发展、美元贬值刺激及贸易逆差持续缩小的推动,2008年经济增长将在2.0%左右。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增长活力依旧,增长率均在2%以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表1  2006-2008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趋势   单位:%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世界经济
5.4
5.2
4.8
  发达国家
2.9
2.5
2.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8.1
8.1
7.4
世界贸易量(货物与服务)
9.2
6.6
6.7
  进口:发达国家
7.4
4.3
5.0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4.9
12.5
11.3
  出口:发达国家
8.2
5.4
5.3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1.0
9.2
9.0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2007年10月。
2007年和2008年为预测值。
 
表2 中国10大出口市场2006-2008年经济增长及预期   单位:%
 
2006
2007
2008
美国
2.9(21.3)
1.9(19.4)
1.9
日本
2.2(9.9)
2.0(8.4)
1.7
韩国
5.0(4.7)
4.8(4.6)
4.6
德国
2.9(4.3)
2.4(3.9)
2.0
荷兰
3.0(3.0)
2.6(3.3)
2.5
英国
2.8(2.4)
3.1(2.6)
2.3
新加坡
7.9(2.2)
7.5(2.5)
5.8
俄罗斯
6.7(1.5)
7.0(2.3)
6.5
印度
9.7(1.2)
8.9(1.9)
8.4
意大利
1.9(1.7)
1.7(1.8)
1.3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World Trade Atlas;10大出口市场不包括香港和台湾;括号内数据为中国出口比重,2007年占比为前三季度数据。 
(二)贸易大国出口活跃,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2007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货物贸易呈现较快的增长步伐,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国际贸易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善。1-8月,美国货物贸易逆差同比下降5.5%,预计2007年美国贸易逆差将出现6年来的首次下降。第二季度货物和服务贸易拉动GDP增长1.42个百分点。日元贬值提高了日本出口的竞争力,2007年上半年,日本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6.5%,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8.8%和增长4.3%,贸易顺差增长54.7%,对上半年经济增长贡献0.5个百分点。其中,日本对欧盟和亚洲地区的出口分别出现8.8%和11.3%的较快增长。
    欧盟15国2007年前5个月出口(以美元计算)同比增长16.4%,进口增长13.5%,贸易逆差减少10.8%。其中,欧盟对金砖四国出口快速扩张,前5个月欧盟对俄罗斯出口大幅增长39.2%,对印度出口增长25.7%,对中国和巴西出口分别增长23.5%和19.5%,增加的主要产品是机械和汽车。在欧盟贸易中,德国依然保持重要地位,上半年,德国出口63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1.0%,进口5061.6亿美元,增长17.3%,实现贸易顺差1290.3亿美元,增长38.0%。预计2007年德国将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地位。
    金砖四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进口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增长率在20%-50%。IMF预计,2007年世界贸易量(货物和服务,剔除汇率和价格因素)将增长6.6%。
 
表3  2007年上半年世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前十名排序  单位:亿美元
 
国别
 
出口额
 
增速(%)
 
国别
 
进口额
 
增速(%)
德国
6351.9
21.0
美国
9344.2
3.8
美国
5599.4
10.6
德国
5061.6
17.3
中国
5469.2
27.6
中国   
4341.8
18.2
日本
3362.6
8.8
英国
3028.7
7.4
法国
2710.6
10.9
日本
2934.4
4.3
荷兰
2596.3
16.1
法国
2967.4
11.8
英国
2115.7
-12.4
意大利
2449.3
15.2
意大利
2352.6
20.6
荷兰
2322.5
15.8
加拿大
2064.6
6.1
加拿大
1823.1
5.1
比利时
2096.6
16.2
比利时
1997.2
15.5
           资料来源:World Trade Atlas
(三)全球大宗产品价格高企,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2007年以来,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其压力主要来自:一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能源需求旺盛,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位徘徊。2007年前5个月,油价基本稳定在65/桶左右,但从6月份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波动幅度加大。6月15日,纽约原油期货报68美元/桶,7月6日,油价升至72.81美元/桶,最近再度升至90美元/桶左右。导致油价变化的因素除供需因素影响外,还有政治、气候及原油期货市场上的对冲基金。国际能源署2007年7月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预测,未来几年,因炼油厂所增加的产能应付不了需求的快速增长,原油供需矛盾更加吃紧。从2007年至2012年,若全球经济增长率每年达到平均4.5%,则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平均2.2%的速度向上攀升。油价有可能进入一轮新的高涨期。二是,来自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如农产品、食品、矿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所造成的全球性通胀压力。近一年来,全球小麦价格上涨62%,玉米价格上涨58%,导致面包等食品的生产价格不断上涨。IMF预测,2007年,发达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将上涨2.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物价将上涨5.7%。美国政府预测,2007年美国的消费价格将上涨3.2%,涨幅高于原来预测的2.6%。三是,由于国际市场交易活跃,港口拥堵,贸易线路大大延长,尤其是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全球运费大幅上扬。据统计,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格指数自2006年以来已经上涨近五倍,仅2006年就增长103%。今年以来,煤炭、铁矿石和谷物等散装干货的运输费用已经涨至新高。
    由于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增长周期之中,预计2008年国际商品市场需求旺盛将得以延续,由此导致的市场价格上行格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能源和食品价格将在高位徘徊。IMF预计2008年石油价格上涨9.5%,发达国家的消费物价上涨超过2%,高于2007年的水平。高盛公司和加拿大专家预计,2008年原油价格将达到平均90美元/桶的水平。过去五年粮食价格上涨50%,2008年粮食价格还将因全球粮食库存降低、而对粮食食用需求和能源化需求不减,产生供求吃紧。联合国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生物燃料消费的增长,对玉米、大豆和甘蔗的需求也将扩大,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四)次级房贷危机仍是美国经济之痛
    自2007年2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违约问题暴露,到8月初穆迪投资公司降低399种总价值约52亿美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信用评级、标准普尔调低612种价值120亿美元的债券评级,之后有多家投资银行被降级、证券公司被迫停业,由此造成的风波使得美国地产市场滑坡、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基金公司损失惨重。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央行及时注入资金,市场动荡局面稍有平息。但是,对于次级抵押贷款具体规模及其损失,由于统计差异较大,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目前还很难准确估计。据瑞士信贷估计,美国次级房屋贷款共有1万亿美元,违约规模在1800亿美元-2200亿美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则认为次贷潜在损失介于500亿-1000亿美元之间。由于那些问题最大的抵押贷款多是在2005年底和去年放出的,按照2-18制度,即次贷前两年按照固定利率收取,后18年按照浮动利率收取的情势分析,这些贷款还贷拖欠高峰的出现可能要到明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国次贷危机远未结束。8月17日和9月18日美联储的降息措施,进一步稳定了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局面,但美国房地产市场景气信心的恢复并非易事。据最新统计,受到信贷市场动荡影响,美国现房销售至8月份已连续6个月直线下滑,跌入5年来的最低点。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正遭受16年来最为严重的下滑。有专家预计,次贷危机恶化将使得美国房价可能在未来10年内都难以抬头。
    次贷危机本属美国境内的问题,然而,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全球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当这些房贷与金融商品绑在一起(估计次级房贷中约有1000亿美元以上被包装成为证券化商品),成为资产抵押证券由全球金融机构认购时,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一旦源头次级房贷出现问题,效应就会往外蔓延。
    首先,信用不佳的房贷族无法按时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房贷债券及债权担保凭证投资人就会面临损失。其次,房贷族无法继续支付利息,作为抵押品的房屋就会被收回或拍卖,市场房屋供给增加,房地产商再投资前景相对黯淡。第三,银行因违约增加而紧缩信用,放款标准趋严,购屋者门槛提高,则会二度伤害地产市场。最后,信用紧缩后,贷款等级较高的房贷户也将饱受压力。因此,此次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受害者并非仅限于美国本土。其一连串的骨牌效应是使承做次级房贷的金融机构倒闭、房产景气趋缓、地产商房子卖不掉面临大幅亏损。蔓延的层次从股票市场传到债券市场,然后影响到银行体系。这次危机最早受到波及的就是欧洲地区,如德国工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均面临严重亏损;法国巴黎银行冻结其下三大基金,暂停投资人赎回。
    亚洲国家参与购买次债的规模较小,加上亚洲各国均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次债对亚洲国家影响相对较小。当然,美国次按危机及其负面影响远未结束。对全球经济增长所造成的影响仍有待观察。从政策层面分析,未来美国政府政策难度加大。一方面,为防止次贷危机影响蔓延,美联储不得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又在忧虑经济快速增长、通胀压力风险加大。选择宽松货币政策还是紧缩货币政策,均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面对这种矛盾选择,汇市和股市动荡加剧,不确定性加剧。
(五)新兴贸易保护主义增添出口难度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各国间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的特点。2007-2008年,我国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打着为消费者利益考虑的旗号实施质量壁垒、使用和滥用安全标准作为贸易壁垒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多。二是对于与民生有关的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双边或多边贸易机制协商解决,或者是与厂商直接和平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和舆论进行道义谴责。三是对全球都面临的问题针对某一个国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四是利用间接手段,如IMF于2007年6月18日发布新的外汇监管政策指导方针,新增的“第四原则”,即要求成员国在制定本国汇率政策时,要确保“不致引发外部社会的不稳定”,将汇率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尽管IMF反复强调,这项最新的政策调整并不针对某一国,不过,许多专家认为,考虑到中国因贸易顺差持续增加,面对国际保护浪潮,IMF此举明显是针对中国。这种单独针对某一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带有歧视和保护主义色彩。
(六)美国进入降息周期,货币政策协调难度加大
    8月17日,美联储先将其对银行融资的再贴现率调低0.5个百分点,从6.25%降至5.75%,9月18日又将其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5.25%降为4.75%,将贴现率从5.75%降至5.25%,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与通常的0.25个百分点利率调整的幅度相比,这次降息不仅突然,且幅度较大。一方面说明美国房地产市场疲弱态势加剧,美国经济周期确实已经进入了重要的转折点。另一方面说明美联储政策目标已从抑制通胀作为最主要的关注目标转为防止经济衰退作为头等大事(尽管通货膨胀风险依然存在)。此次降息是伯南克自去年接替格林斯潘就任美联储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也将预示着美国新一轮降息周期的开始,未来一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至少还要降低1个百分点,即从4.75%降至3.75%。经济学家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31日的会议上再度减息25个基点。
    美联储降息后,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得以提升,市场流动资金有所增加,消费者借贷成本相应降低。但是,若要恢复房地产市场以往的景气态势,联储局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方面,美国与他国利差扩大,美元汇价继续受到打压;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际油价已突破每桶80美元,创出新高,加上美元贬值造成的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降息还可能带来通胀抬头的隐患。而通胀上升过去一直是美联储关注的主要经济风险。另外,降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国债券等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外国资本流入如减缓,将对美国国际收支造成不利影响。
    美国降息对其他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同样带来考验。欧洲央行自2005年12月开始紧缩政策以来,已经8次升息,基准利率保持在4%。欧洲央行行长在9月份曾暗示将再次加息,但由于9月份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全面爆发,美国实施减息,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欧洲央行最终放弃了加息。但欧洲央行依然认为,中长期物价上涨的风险依然存在,央行仍有可能通过加息来保证欧元区的物价稳定。预计2007年欧洲央行至少还将加息一次。欧洲央行强劲立场也可能支持欧元汇率。但欧元升值抑制了进口物价的上涨,但同时也抑制出口增长。如果欧元继续升值,可能造成欧洲景气扩张速度减缓。
    日本央行最新的议息会议宣布,维持0.5%的基准利率水平不变。决策者认为,鉴于全球金融市场仍为恢复稳定,日本在加息问题上最好持谨慎态度。日本央行在近6年来一直将关键利率维持在零水平。日元成为低成本融资的一大来源。即使是在2006年日本央行加息的情况下,日元融资成本仍然低于其他货币,从而鼓舞投资者继续借入日元。短期内日本应该不会提高利率,日元融资套利交易仍然活跃。
    2006年8月以来,英国五次上调利率,使基本利率达到6年来的最高。英国的基准利率目前为5.75%,居7大工业国之首,英格兰银行在过去1年里已先后升息5次,预计2008年以前调升至6%。但目前英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情况并不好。
    目前亚洲国家银行进退两难:如果亚洲国家再次提高贷款利率,那么货币利差将更加有利于新的美元资本流入。但更多的资本流入将加大本国汇率升值压力,如果追随美国减息,情况更趋复杂,并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或资产价格泡沫化。
(七)美元汇价持续疲软,欧元继续走高
    2007年以来,美元对主要货币汇价呈现疲弱态势。其中,美元对欧元比价跌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达到1欧元兑1.43美元;美元贸易加权指数9月份跌至75.9(见图1),近年来的最低水平。从多方面的情况来看,美元自从跌破80关键支撑位后,弱势尽现。美元汇率持续走软,一些人将美元疲软归咎于美联储的大幅降息,事实上,美元贬值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2%左右,次贷危机和房地产市场疲弱,使消费者信心受挫,消费受到影响。美联储的决策者显然也有这样的担心,这更使得货币交易商看跌美元。美联储减息加重了市场看跌美元的预期。而美国近期公布的部分宏观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论据。但疲软的美元不会导致美国进口的减少,只会导致物价和通货膨胀上升。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的进口额是出口额的两倍。
    欧元、日元对美元汇率升值,对欧、日出口商来说是一种考验。欧元升值使出口价格升高,出口增速放缓。欧元从2006年初以来已经升值了近17%,最大的抱怨声来自于法国和南欧国家。OECD数据显示,去年法国劳动生产率仅增长1.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不到1%。欧元升值对这些国家的打击重些。
    不过,欧元坚挺也为欧洲带来了优势,尤其是当欧洲国家使用欧元购买石油等原材料时。5月份欧元区13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贸易一改去年同期出现的逆差局面,实现了顺差。这显示出作为一个整体,该地区能够经受欧元走强的考验。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对欧元升值持乐观看法。由于欧元区经济继续强劲增长和欧洲央行可能会调高利率,欧元还将进一步走强。
    日元方面,虽然日元对美元有所升值,但估计后劲不足,因为金融自由化将使日本投资者未来数年可以自由地向海外转移大量日元。日元升值可能影响到日本经济增长,为此,日本央行依然采取一贯的谨慎态度,适度干预外汇市场,保持日元升势弱于欧元的状态。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