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国内行情 >>
 
我国竹藤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更新时间:2019-12-09 11:28:34    点击次数:625

    从国际竹藤组织和国家林业局近日在京举办的竹藤可持续发展全球论坛上获悉:竹子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木材消耗、改善生态功能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2006年,全国竹产业年产值达660多亿元,出口额11亿美元,竹藤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全国现有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48426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广西、安徽、湖北、重庆10个省(区、市),其中福建、江西、浙江3省的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近10年来,中国竹产业形成了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出口贸易各环节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生态产业,成为对外贸易的新亮点、区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强劲增长点。现代经营技术推广和科技自主创新,极大地推动中国竹产业的发展。全国约有3500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等生产经营。中国竹产业发达的浙江省,竹业经济总产值8年翻了近两番,从1999年55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210多亿元。仅安吉县竹产业就达7016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收入8031元,其中来自竹业的收入占60.8%。

      据介绍,竹子是地球上生命力最强的植物之一,不仅生存能力极强,还具有发达的根系,能够起到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沙化和防洪的作用。与其他树种不同,采伐竹子不会造成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据国际竹藤组织在贵州省赤水县开展的丘陵农田退耕还竹项目监测结果显示,竹子人工林使土壤流失比以前减少了75%。竹林培育实现了环境保护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双赢。

      在我国,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十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数千个品种,其中竹地板年产量612万平方米、竹胶板产量627万立方米,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竹材竹笋加工销售基地。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竹产业发展将以低产林改造为主,实行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以精深加工为主,规模经营加工利用,提高全竹利用水平;以生物技术为依托,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加快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制定扶持政策,深化竹林发展机制改革。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长期不变”的政策,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个体联合和私营等多种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加强资源培育,深化加工,形成产业优势,促进竹业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Copyright © 国家林业局林产品经济贸易研究中心:SINO-RCETFOR 版权所有
电话:86-25-85427378;85427208;85427375 电子邮件:sinofortrade@sina.com
地址:江苏.南京.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苏ICP备07028990号